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合办的“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年实践与探索”研讨会于2020年10月22日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中美166所《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院校的350多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探讨中美高等教育2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共话未来的发展。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主席米尔德里德·加西亚(Mildred Garcia)分别致辞。
刘利民会长在发言中指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年的实践和探索,从高校国际化、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学位联授、教学改革、英语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践行并有力地推动了中美参与院校的合作和国际化进程。
徐永吉副司长高度赞扬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在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合作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持续推动中美教育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注入了正能量,成为中美高校齐心协力合作抗疫的成功案例。
徐永吉副司长表示,中国教育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和发展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鼓励两国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务实合作,支撑中美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和联授。希翼两国高校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在联合培养人才方面优势互补,拓展空间,顺应和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共塑未来高等教育新形态。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得到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关怀与支撑,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杨新育公参和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处宗瓦公参发来贺信和视频表示祝贺。中美项目院校、美国威斯康星州政府、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美国威斯康星欧克莱尔市政府、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20多所中美院校或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发来贺信、视频等以不同形式向《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表达祝贺和感谢。
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国际事务副教务长朱莉·惠特洛博士(C. Julie Whitlow, Ph.D)、西安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尚长春博士代表中美项目院校职能部门及学院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建立中美学分互认体系、促进学科共建、专业互通、共同科研等方面发挥的推动作用。
卡罗莱纳海岸大学史蒂夫·欧内斯特(Steve Ernest)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史乐峰博士从教师互访的角度分享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推动中美高校师资交流、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项目毕业生程度从他自身成长的经历先容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给他人生发展所带来的决定性影响,说明了项目通过创新中美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在塑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供稿)